2008年5月17日 星期六

白素的表妹

剛重看完衛斯理的《筆友》,頓感好笑。著作內容前後矛盾,看來是長篇小說都不能避免的了。

衛斯理「收埋」女兒紅綾十多二十載,到了《本性難移》那集才因為溫寶裕去藍家峒爬天梯爬了出來,到了《探險》和《繼續探險》兩集,又探出了白素的母親,原來在白素出出生時,已遺下他們三父子女,留在苗疆,而白素則自十多歲起一直與哥哥白奇偉探索生母的身世,要到了找到女兒,才又確定生母是誰。

可是,在《筆友》中,白素卻有一個表妹,還有一個行走江湖的舅父。那可奇怪了,知道了誰是舅父,便一定知誰是母親,卻何需花數十載去尋找生母是誰?這有兩個可能性,一是倪匡已不記得自己寫過一個白素的表妹;其二則是《筆友》並非倪匡所寫。

或者我是有點武斷,但是《筆友》看起來,文筆生硬,情節也一般,比更早期的什麼《藍血人》、《衛斯理與白素》差了好多。情節欠佳尚可解釋,因為靈感不是自來水,說有就有,但是文筆生硬就有點奇怪。除非是寫一些自己極不熟悉的東西,或自己不習慣的文體。例如筆者般寫議論文之人去寫小說,當然不能見人,但如倪匡般,天天寫,突然有一本文筆生硬是很奇怪的,唯一的解釋,就是那本不是倪匡寫,而是有人代筆了。

這不是沒有可能的,倪匡也自爆當年曾代金庸寫了一段時間,說不定他也曾交給倪震寫了一個故事吧!

沒有留言: